每年高考报名期间,中央美院门口都会出现一道奇异的风景:一条颇宽的马路被大大小小的面包车塞得严严实实,车身上布满了“美术教育,培养出众多知名艺术家”之类的条幅;表情惶惶的家长飞速穿梭在各个打广告、发传单的摊位中,后面跟着那些木讷、一脸倦容的孩子;也有打扮得很张扬个性,看似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认真地打量每家机构…… 我在校门对面的画材店买纸张,望着眼前一片熙熙攘攘,不禁一怔。满眼所见,尽是被从事艺术行业之美好前景误导的过度兴奋。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目前已成为一个分工明确的行业链条,其中充斥着雄心勃勃的“星探”、操盘手、投机者,无不希望尽早“包装”,把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就能打造成未来的市场明星。这样的大环境,对本应更单纯付诸理想,循序渐进的艺术创作者造成很多干扰。过分“聪明”的创作者,会花太多时间效仿市场里“成功”的艺术家,过早参与市场、社交,“混圈子”,明明具有相当的艺术潜力,却在自身艺术修养和做人质地都不够坚固的时候就选错了定位,反而缩短了艺术生命。这在艺术家的养成上,很多时候是致命、不可挽回的。 院校、机构、自由且负责的批评家,本应是“造材”的角色,应该是成就艺术家的最重要力量。不得不说,到现在为止,大多数艺术市场里的明星确实是优秀的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全球都是,但本质区别是,西方的艺术市场明星一定都经历过了严肃批评家们几年褒褒贬贬的轰炸,美术馆策展人、机构学者的详细研究,才到达符合市场运作的阶段。学术链条上的一系列奠基和批评造成的不断反思,是艺术家不断新陈代谢,保持创造力的前提。 在国外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或艺术院校图书馆,许多做着基础工作的年轻人学历都非常高。比如,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高级导览甚至有博士毕业生,他们对作品的熟悉程度、文化历史综合讲解能力之高令人惊讶,还会告诉你在哪家图书馆或其他地方能找到相关题材的资料。反过来,中国无奈的现实是,国人整体的文化素养还有待提高,公众是这样,艺术市场的介入者更是。在没有扎实的文化积淀,金钱介入过早,职业操守难以被约束的大环境里,培养艺术家,就好比非要在恶劣的环境里种树,还拔苗助长,不负责长期维护。 藏家们常问我,画廊展出的作品都是好的吗?画廊是怎么选艺术家的?跟美院标准一样吗?现在国内院校出来的年轻“艺术家”,作品价格比较便宜,作为投资能买吗?我永远回答,“宁可5年后他的价格涨了10倍再买,也要等。先等他在这行业坚持得了5年再考虑。” 我也很不客气地问过许多作品价格几年内就从几万块变成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年轻艺术家同一个问题,“你们有多相信自己的作品?”言外之意就是,你觉得自己值这个价钱吗?艺术家们有两种类型的回答,一种低调的表示自信满满,开始聊一大堆成功艺术家案例,以及自己对艺术市场明星的佩服。另一种表示确实很累,很多不该自己做的事也无奈要做,短时间价格高让自己很担忧,作品怎么突破是第一位的;同时,这类艺术家非常希望能有机会被好的批评家、鉴赏家和艺博会了解。我会尽可能帮助这类人;对前一类,我只能祝他好运。 我想对很多年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说,“你知道其实你很幸运吗?”太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胃口都被前几年市场的疯狂和从此不能倒下的拍卖价格神话喂得太大了。 英国广告大亨兼收藏家萨奇的运作方式——用广告手段操盘艺术家、拍卖行与各大媒体及艺术机构“里应外合”制造艺术明星,无疑急速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艺术市场运作模式,也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价格泡沫。 所幸,西方艺术市场的历史够长,艺术史有序,学术理论支撑扎实。西方艺术品又具有全球市场,有足够多的全球富豪以充足的资本,在相对长的时间线上消化掉一些风险,轮流接盘,共同持续地玩这盘游戏。可惜,中国当代艺术界能够承受如此全球市场标准的艺术家可以说没有,或许再过20年会有。非要在还没有被艺术史挖掘、检验的稚嫩作品里去制造大师,靠资本左右普世的审美,一定是会被历史的逻辑驳回的。拍卖场可以是向时间和典范致敬的礼堂,也可以是前天奇迹般风光,今天沦落成笑话的闹剧。 “艺术史就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这话一点都不错。当代人正在愈发严重地陷入高度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弊端——视听混乱,困惑,无法独立思考和做价值判断,尤其在专业化强的领域。时间是最能成就和摧毁艺术与艺术家的东西。鉴赏艺术是有标准的,但是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标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所以,艺术家,艺术行业的人士,艺术品的买家、收藏家,请多给自己一点时间,享受学习艺术过程中的真正的乐趣吧。 摘自财富中文网 |